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0年  第24卷  第4期

技术开发与创新
天津海积软土Singh-Mitchell蠕变模型及灰色预测
杨爱武, 张静娴, 卢力强
2010, 24(4): 163-165,175.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0.04.001
摘要:
通过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蠕变试验,建立了天津海积软土Singh-Mitchen蠕变模型,同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了灰色预测。试验结果表明:Singh-Mitchell经验模型适合于天津海积软土蠕变预测,利用实测数据亦可对蠕变进行短期灰色预测,效果较好,工程实践中可作为参考。
地基承载力计算的一种新方法
张钦喜, 李继红
2010, 24(4): 166-170.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0.04.002
摘要:
通过假定地基整体失稳时的滑动面为一通过基础边缘的圆弧,运用极限平衡方法,建立了新的条形基础下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与现有的几种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的方法比经典的理论公式结果合理,并与现行常用方法结果甚为接近,表明提出的新方法是合理和具有工程实用价值的。
非开挖穿河管道工程对堤基渗流稳定的影响评价
周贤金, 邓正东
2010, 24(4): 171-175.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0.04.003
摘要:
非开挖穿河管道工程在河流与堤基下的地层中形成一条隐蔽、弯曲的扰动带,为了评价该扰动带诱发渗透破坏的可能性,结合工程实例建立了相应的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利用该模型,在极端不利的水文、气象条件下,计算地下水流场中最大水力坡度;依据临界水力梯度法,定量评价工程诱发渗透破坏的可能性。实例研究表明,最大水力坡度值随河水位上升而逐渐增大,但增速逐渐变缓;河道底部厚度不大但渗透系数很小的淤泥层,对最大水力坡度值的影响十分明显。
预应力锚索框架地梁的互作用变形耦合分析
宗全兵
2010, 24(4): 176-179.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0.04.004
摘要:
由于压缩变形的传播效应,预应力锚索框架地梁与边坡各接触点之间存在互作用变形的耦合效应,而现有预应力锚索框架地梁分析方法大多忽略了地梁基底接触点之间的相互影响。从可考虑变形传播效应的弹性半空间地基理论出发,建立预应力锚索框架地梁与边坡岩土体不同接触点之间的互作用变形耦合分析模型,并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表明,考虑互作用变形耦合效应的分析结果是合理的。
基于GIS的区域岩爆危险性评价研究
张涛, 何鹏, 姜彤
2010, 24(4): 180-183,188.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0.04.005
摘要:
岩爆是一种普遍的地质灾害现象,如何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现岩爆危险性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达曲-上杜柯线为例,以GIS为技术手段,研究了基于GIS的岩爆危险性评价,得到了区域岩爆危险性评价结果图,并分析了其精确性及工程影响。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基于GIS的岩爆危险性评价的研究思路和操作流程,对今后同类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土条状坑壁的支护方法及常见事故处理
王志人, 初振环
2010, 24(4): 184-188.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0.04.006
摘要:
以数个工程实例介绍了土条状坑壁常用的开挖支护方式及其适用条件,归纳总结了土条状坑壁支护中常见工程事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处理方法,并指出其根本原因在于相邻基坑坑槽回填土的高含水性及欠固结性。可作为相似工程的借鉴经验。
技术探索与研究
双翼弧平式长螺旋锚杆成孔钻具工艺技术研究
黄选成, 林世文, 葛连英
2010, 24(4): 189-193.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0.04.007
摘要:
通过对以往黏性土层锚杆钻具成孔出现的问题分析,查明了常规取芯钻具与短螺旋钻具在水平方向小角度成孔过程中,土体失去了原始均衡应力造成钻孔缩径,使扰土不能及时输出孔外,是产生堵孔塌孔的直接原因。为此研制了长螺旋锚杆成孔钻具,解决了成孔时扰土输出问题,创新的旋板解决了钻孔内壁土颗粒结构松弛问题,并且彻底解决了在黏性土层中锚杆成孔塌堵现象,保证锚杆成孔设计角度,形成一套较为标准的长螺旋锚杆钻具成孔操作规则。
强夯碎石土地基土体结构的试验研究
刘运涛, 李连营, 丁月双
2010, 24(4): 194-197.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0.04.008
摘要:
通过现场容重试验和注水试验研究了碎石土地基的密度和渗透性在强夯处理前后的变化,探讨了强夯对土体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强夯能有效改善碎石土的结构,且浅部明显,随深度增加表现出逐渐不明显的趋势;强夯作用下,土体结构的改变在3m以上区域为颗粒填充所致,3m以下则为土体孔隙压缩。
颗粒分析试验研究
李瑜霞
2010, 24(4): 198-201.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0.04.009
摘要:
颗粒分析试验是测定干土中各种粒组所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的方法,借以明了颗粒大小分布情况,供土的分类及粗略判断土的工程性质及建筑材料选料之用,其中的密度计法用于测定小于0.075mm以下的颗粒大小及分布情况,测量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土中黏粒和胶粒的多少,在试验的角度分析了密度计法试验结果误差的原因,指出现行规范中温度校正的不合理性,提出了空白试验方法,供工程技术人员和土工试验人员参考并验证。
邻近基坑施工对既有地铁结构影响的分析
余晓琳, 施成华
2010, 24(4): 202-206.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0.04.010
摘要:
针对城市地下空间不断建造和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出现的基坑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开挖的现象,通过收集国内及广州地区的工程实例,分析了基坑开挖后土体位移场的变化,总结了邻近基坑施工对既有地铁结构的影响,并选取广州农贸园工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一些能对今后类似工程起到一定借鉴作用的结论。
超长PHC管桩轴向受力试验研究
周万清, 李贤武
2010, 24(4): 207-210.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0.04.011
摘要:
通过高应变动测试验和静载荷试验,对深厚软土地基中PHC管桩的受力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深厚软土地基中超长PHC管桩的竖向承载特性和荷载传递机理。结果表明,高应变动测试验和静载荷试验得出的极限承载力结果很接近。在深度小于30m时,动静试验所得的侧摩阻力比较接近,但是随着深度的加深,动测试验所得的侧摩阻力比静载试验要大。
岩石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比较分析
孙超
2010, 24(4): 211-213,217.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0.04.012
摘要:
介绍了岩石边坡的形成和特征以及岩石边坡生态防护的内涵,系统总结了目前常用的4类岩石边坡生态护坡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当前生态护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拆迁场地建筑碎渣的处理和综合应用研究
陈国栋, 梁永辉, 徐先坤
2010, 24(4): 214-217.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0.04.013
摘要:
建筑碎渣作为各种建材产品废料的混合物,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但也是一种再生利用率很高的资源。如果经过一定方式的处理,使其变废为宝,处理后的建筑碎渣即可成为新的建筑材料再次使用。分析了建筑碎渣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特点,指出建筑碎渣存在再生利用的可行性;介绍了国内外建筑碎渣的处理现状、利用途径和发展趋势,并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对于建筑碎渣处理利用的几种主要方式和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