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1年  第25卷  第1期

技术开发与创新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巩天真, 常积玉, 韩鹏举
2011, 25(1): 1-4.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1.01.001
摘要:
复合地基是通过褥垫层的调整作用,充分发挥桩间土的承载作用,使桩土共同承担荷载的地基。基于复合地基的实际工况,设计了一种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系统,既体现了褥垫层的调整作用,又可测得复合地基中桩体、桩间土、复合地基的荷载与其相应的沉降,同时可得出复合地基受力过程中桩土荷载分配过程与桩土应力比,提示了复合地基工作机理。通过工程实例测试,探讨了复合地基的工作机制,为复合地基的科研、设计与检测提供了依据。
桩端加环对PHC桩影响的试验研究
陈亮
2011, 25(1): 5-9,37.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1.01.002
摘要:
PHC桩在动力打桩过程中,往往会因为锤击数或锤击能量过高而发生桩头或桩身损坏,引起的挤土效应和振动效应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PHC桩桩端加环可减少沉桩过程中桩侧土体摩阻力的影响,结合某电厂工程综合试桩工作,通过对沉桩总锤击数、最终贯入度、土塞高度、打桩振动测试及高应变检测结果的分析,指出桩端加环对保证PHC桩的完整性和减小打桩振动效应有较好的效果,且不影响PHC桩的最终单桩极限承载力,对PHC桩挤土效应也影响甚微。研究结果对工程桩施工和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后压浆提高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肖坚, 赵刚
2011, 25(1): 10-12,16.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1.01.003
摘要:
后压浆技术能改善桩端沉渣和桩周泥皮。通过某工程压浆试验,表明后压浆工艺能大幅度提高基桩承载能力,减小沉降量,并结合分布式光纤检测得到了桩身侧摩阻分布图,对压浆效果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直观地分析。
基于灰色理论的真空堆载预压分层沉降预测
赵鹏洲, 印长俊
2011, 25(1): 13-16.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1.01.004
摘要:
对真空堆载预压加固处理的软土地基,用灰色理论模型预测地基的分层沉降,结果表明:对于土层分布均匀的地基,verhulst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分层沉降,误差在10%以内。对于土层分布不均匀的地基,verhulst模型预测误差较大,进行残差修正,修正的verhulst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分层沉降。用不同点数预测地基的分层沉降,同实测沉降数据对比发现、对于土层均匀或不均匀的软土地基,在已知真空影响范围外土层的沉降时,灰色模型就能较准确地预测分层沉降。
基坑工程技术
填芯PHC管桩在软土基坑支护中的应用研究
康巨人
2011, 25(1): 17-22.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1.01.005
摘要:
PHC管桩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但管桩用作基坑支护则是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填芯PHC管桩能提高其抗弯承载力,通过引入工程实例,探讨了填芯PHC管桩在软土基坑中应用的可行性,对填芯PHC管桩在基坑支护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北京某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监测及分析
周宸, 李旭东, 孙愿平
2011, 25(1): 23-25,31.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1.01.006
摘要:
采用桩锚支护结构对北京某深基坑进行支护,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桩顶位移、地表沉降、锚索轴力监测,并对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桩锚支护体系能有效地控制基坑水平位移和周边地表沉降,并且桩顶水平位移变化、沉降变化是比较有规律的。锚索预应力损失值较大,在30%~50%之间,在开挖过程中变化范围在15%以内;第一道锚索在控制位移和沉降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第三道锚索是控制桩身最大弯矩的关键。结合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产生差异的原因,对以后类似桩锚支护结构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排桩与复合土钉墙联合支护技术在深基坑中的应用
沈伊晔, 郭密文
2011, 25(1): 26-31.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1.01.007
摘要:
介绍了一个深基坑支护工程实例。该基坑周边有多种建筑物,有新建建筑和原有建筑,有临时建筑和永久建筑,基坑周边环境及地质条件复杂,基坑深度从9.0m至16.0m变化。因工期因素及土建施工工序安排制约,基础必须先施工较浅部分后施工较深部分。根据安全、经济和工期目标综合分析,采用了排桩及复合土钉墙联合支护方案。实施结果和监测数据显示,该方案全面满足了安全、经济和工期要求,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苏州东方之门基坑工程的变形监测与分析
许娟, 丁海平
2011, 25(1): 32-37.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1.01.008
摘要:
苏州东方之门基坑工程是一个开口型的超大深基坑工程,长约205m,宽约130m,基坑开挖深度除局部落深区外为20.5m。对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获得的基坑周围地面变形、地下管线的变形和立柱沉降的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为苏州地区软土场地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参考。
技术探索与研究
树根桩在厂房扩建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张亮, 高峰
2011, 25(1): 38-40.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1.01.009
摘要:
在苏南某工业厂房扩建工程中,为了妥善解决新旧熔炉区的不均匀沉降,通过多方案的比选,最终采用树根桩托换技术进行地基加固。并且对新旧熔炉区的基础进行了化学植筋连接和防渗漏处理。
几种室内测试错误成果的原因分析
罗兰英, 胡树林, 张威
2011, 25(1): 41-43.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1.01.010
摘要:
根据几种最易出现的常识性的岩土勘察室内测试成果的错误或问题,分别从试验原理、测试方法、计算过程等方面综合分析,指出了发生这些错误或问题的可能性原因,并列举了一些在此类试测试中最应谨慎和关注的事项,以期能给岩土勘察执业者和室内测试人员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和参考。
浅埋圆形隧道开挖面稳定的可靠度分析
王俊峰, 高广运, 张蕾
2011, 25(1): 44-48.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1.01.011
摘要:
开挖面支护压力是影响隧道开挖面稳定的重要施工因素,也是进行隧道开挖稳定性可靠度分析的关键。采用FLAC3D软件计算开挖面的最小极限支护压力,结合响应面法计算浅埋圆形隧道开挖面稳定的可靠度指标β,将土体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作为随机变量,考虑土体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考虑参数相关性计算得到的可靠性指标偏于保守。通过计算验算点处的极限支护压力与原支护压力比较,证明响应面法在结合FLAC3D计算开挖面稳定的可靠度方面是足够准确的。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的设计及应用
陈天林
2011, 25(1): 49-52.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1.01.012
摘要:
在单一桩型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组合桩型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沉降变形及软弱下卧层验算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工程实例加以验证。实例中将夯实干硬性混凝土桩与刚性素混凝土(CFG)桩组合运用于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地基处理,达到了消除湿陷和获得很高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双重目的,且技术经济效益明显,应用效果良好。
深厚砂层基坑支护悬挂式止水方案技术可行性分析
刘智君
2011, 25(1): 53-55.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11.01.013
摘要:
通过渗流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的方法,论证了在丰富地下水补给的深厚砂层中,基坑支护采用悬挂式止水方案的可行性及适用条件,以期用于指导中粗砂层内深基坑的设计与施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