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第35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技术开发与探索
新型装配式桩锚连接装置受力性能分析与设计方法
王建安, 徐传召, 雷方超, 戚长军, 樊凯
2021, 35(4): 211-215.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1.04.001
摘要:
桩锚式支挡结构在基坑支护、边坡防治等岩土工程防治领域中广泛应用。针对传统锚式支挡结构的腰梁存在受力不均、腰梁与支护桩之间施工间隙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桩锚连接新装置,介绍了装置的结构、受力性能和施工方法。该装置有效解决了锚索预应力传力不均的弊端,加强了桩锚支护体系的整体性,更大程度节约了钢材的使用量,同时可以提高支护体系的安全性,在桩锚支护体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静荷载作用下掏蚀影响土遗址稳定性的数值分析
王彦武, 铁铮, 裴强强, 郭青林
2021, 35(4): 216-221, 227.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1.04.002
摘要:
以古浪县明长城遗址墙体稳定性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长城墙体不同掏蚀深度模型进行了静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探讨了不同掏蚀深度下墙体位移分布规律及应力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掏蚀深度的增加,遗址墙体呈现出向掏蚀侧倾倒的趋势,最大水平位移位于墙体顶部;压应力在掏蚀病害根部集中,背侧墙体出现拉应力集中;在自重荷载的作用和不考虑降雨及地下水等因素情况下,掏蚀深度为模型底宽的1/2时是墙体的临界破坏阈值。掏蚀深度与安全系数建立较好的拟合曲线和塑性区连通性的判断可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复杂条件下地铁跨海隧道土建设计方案研究
朱剑, 李兴盛, 王建
2021, 35(4): 222-227.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1.04.003
摘要:
大连某地铁跨海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临近加油站、大型船舶制造基地等建筑,同时下穿既有地铁、货运铁路、军港及大量建筑物,施工难度大、风险高。针对跨海隧道的特点和难点,从路由方案、工法比选、横断面方案、平面纵断面方案、盾构管片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在本工程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应采用对环境影响小、施工风险较低的单洞双线大盾构方案跨海隧道施工工法;(2)隧道覆土最深处为管片受力的控制工况,内力最大值位于拱顶;(3)综合考虑机械设备和现场实施条件,2 m的管片环宽使隧道内环缝数量最少,对提高隧道的纵向刚度、加快施工进度、降低造价均有利;(4)采用拼装自动化程度高的通用型管片环方案,节约钢模数量,易于纠偏;(5)跨海隧道穿越地层软硬不均、结构受力较大,同时考虑抗震等要求,管片环、纵向连接接头均采用斜螺栓连接。
某软土深基坑支护桩入土深度分析
吴连祥
2021, 35(4): 228-232, 237.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1.04.004
摘要:
软土深基坑支护,一般采用桩锚或桩撑支护结构,支护桩的入土深度直接影响支护结构稳定和支护工程造价,合理确定支护桩的入土深度是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某软土区基坑工程实例,按国家基坑规范和上海基坑规范分别对支护桩多种入土深度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比较,并考虑工程桩对支护桩入土深度的有利影响,力求支护桩的入土深度安全、合理、经济。按上海基坑规范计算,软土深基坑支护桩的入土深度可以明显缩短,适当考虑坑内工程桩的有利影响,支护桩的入土深度可以进一步优化,为类似基坑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深大基坑桩锚支护监测与数值分析
周振鸿, 孙华波, 吕果, 曹世超
2021, 35(4): 233-237.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1.04.005
摘要:
对解放军总医院27.4 m深大基坑桩锚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竖向位移、锚杆轴力及周边道路沉降等监测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变形较小,均远小于规范规定的预警值;各道锚杆相互协调,但锚杆轴力存在一定的预应力损失;周边道路沉降最大为4.8 mm,远小于基坑预警值。分析表明该基坑选取的支护结构设计合理,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监测值与数值计算数据结果吻合较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组合式支挡结构计算及对既有箱涵的影响分析
徐传堡, 周沛栋, 李卓勋, 张文雨, 李志云
2021, 35(4): 238-243.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1.04.006
摘要:
重要供水工程中的既有箱涵对周边施工变形较为敏感,针对既有箱涵周边新建的桩基–挡墙组合式支挡结构,提出采用“整体刚架”及“支护开挖”两种计算模型对支挡结构自身的受力变形进行分析。结合具体工程,在确保支挡结构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建立整体数值模型,分析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全过程对既有供水箱涵的受力及变形影响,利用数值分析及现场实测结果验证前述计算模型,计算分析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无人机航测倾斜摄影在工矿遗址上的应用
朱超
2021, 35(4): 244-248, 254.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1.04.007
摘要:
介绍无人机航测倾斜摄影技术的特点,结合工矿遗址航测项目的应用,利用无人机航测倾斜摄影技术生产出测区数字正射影像、实景三维模型、数字地形图,达到生产测绘产品目的的同时,探索实景三维模型其它方面的应用,为以后实景三维模型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云南某机场地基处理工后沉降分析
魏海涛, 孙兰宁, 蔡智, 宋斌
2021, 35(4): 249-254.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1.04.008
摘要:
综合西南地区已建机场工程实例,针对其地质条件复杂、高填方、建设周期短等特点,总结出常用的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以云南某机场高填方地基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类比区内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特征,提出了针对泥炭质软弱土及高填方机场场道地基处理技术方案。并根据软基区域监测数据采用双曲线拟合分析剩余工后沉降规律,以指导后续工序,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悬挂式止水帷幕涌水量计算数值模拟及验证
张钦喜, 宋亚通, 闫金波
2021, 35(4): 255-259.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1.04.009
摘要:
在基坑工程中,为合理保护地下水资源和节约工程成本,悬挂式止水帷幕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更好地研究悬挂式止水帷幕基坑涌水量及影响半径的影响范围,依托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基坑项目,进行了悬挂式止水帷幕基坑涌水量的数值模拟,并现场进行数据监测,从而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分析的基坑内涌水量与实际监测的数值趋势相同,日涌水量可以达到1970 m3;(2)设置悬挂式止水帷幕的基坑,原基坑降水影响半径不再适用,降水影响半径比原来有所减小;(3)随着距离止水帷幕距离的增加,基坑外水头值越来越大;随着距离止水帷幕距离的越来越大,基坑外水头值增加的趋势越来越小。
轨道交通停车场超高山体边坡工程设计与实践
宋克英, 张启, 薛润坤
2021, 35(4): 260-264.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1.04.010
摘要:
以某城市轨道交通停车场建设项目为例,介绍了碎块状强风化砂岩超高山体边坡工程设计要点。该项目为地下停车场,埋深约13 m,停车场与边坡支护结构相分离,边坡最大高度55.0 m,综合考虑场地地层以及周边环境要求,边坡支护采用桩锚+锚杆格构梁的支护方案。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边坡进行全过程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该支护方案合理安全,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上海市地下深埋管线探测方法
卓路路, 孙雷江
2021, 35(4): 265-268.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1.04.011
摘要:
总结上海市现状地下非开挖深埋管线的特点,根据目前工程中常用的地下深埋管线探测方法结合上海市工程地质条件、管线类型等因素进行了综合探讨,分析了各个方法在该区域的适用性及局限性;同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采用管线仪进行初步追踪定位,采用磁梯度法进行深部精确探测,采用直接法验证了探测结果的有效性,为类似工程的探测方案编制提供参考。
试验研究
最近三十年岩土原位测试技术新进展
王云南, 张龙, 郑建国, 刘争宏, 于永堂, 门青波
2021, 35(4): 269-274.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1.04.012
摘要:
目前大部分岩土工程勘察企业使用的是传统原位测试手段。为了梳理、归纳岩土原位测试技术的最新进展,从变形特性试验、抗剪强度试验、渗透试验和触探试验等四个方面,将20世纪90年代至今岩土原位测试技术与设备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综述。当前的原位测试技术具备自动化、信息化、多功能化和技术升级等四大特征,但仍然存在测试成本高、理论基础薄弱、试验自身局限和进展缓慢等问题。根据实际问题从加强理论基础、信息化和多功能设备的研发、拓展研究区域等方面提出展望。
富水砂性地层深基坑单井及群井抽水试验分析
刘祥勇, 龙莹莹, 景旭成, 洪小星, 樊冬冬, 谭勇
2021, 35(4): 275-281.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1.04.013
摘要:
富水砂性地层有着黏聚力低、稳定性差、渗透性强的特点,在该地层中进行基坑施工会面临众多风险。为了探究该地层的水文地质特性,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基于现场抽水试验及三维有限差分反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本工程第③、⑤1、⑤2、⑤3层水位联系不密切,第④2、⑤t、⑤2层透水性较差,为弱透水层;进行单井试验的⑤1层的影响半径为135 m,第③层的影响半径为52 m;(2)通过群井抽水试验和三维数值模拟反演,测定了主要含水层的包括渗透系数、导水系数以及贮水率在内的水文地质参数;(3)通过分析抽水试验地表沉降监测数据,⑤1层群井抽水引起沉降在抽水结束后可以回弹25%左右,而⑤2层、⑤3层群井抽水沉降回弹约40%左右。各个水位恢复阶段,沉降回弹有明显滞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