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36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2022 年 2 期目录
2022, 36(2): 1-3.
摘要:
2022 年 2 期封面
2022, 36(2): 1-1.
摘要:
技术开发与探索
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的设计与变形监测研究
蒋宏鸣, 刘春林
2022, 36(2): 87-92.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2.001
摘要:
以深圳地区某双排桩基坑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双排桩和毗邻建筑物的变形监测数据,发现基坑开挖施工期的前1/3阶段为双排桩支护结构侧向变形较快增长的时期,而支护结构后方建筑物的显著沉降主要出现在开挖施工期的后2/3阶段中,双排桩支护结构的侧向变形形态有一定变化,桩间水泥土帷幕能够有效提高双排桩的抗侧刚度。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计算连通率不同方法比较研究
兰志广, 徐源, 聂细江, 郭猛, 王海宇
2022, 36(2): 93-99.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2.002
摘要:
结构面连通率一直是岩体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其在评价岩体强度及稳定性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而基于蒙特卡洛模拟计算连通率是应用较为广泛且更具经济性的方法。目前,基于蒙特卡洛模拟计算连通率的方法包括带宽投影法、动态规划法和最短路径法。通过举例比较研究三种方法,结果表明,三种方法计算所得连通率值均表现为各向异性;而在投影基线(或剪切、或搜索)方向一定,带宽投影法计算所得连通率值会随着带宽的增大持续增大,而动态规划法和最短路径法计算所得连通率值均是在带宽增大达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且动态规划法和最短路径法计算所得连通率值在不同带宽时均较为一致。综合分析考虑,建议在工程实践中采用最短路径法分析确定连通率建议值。
液化天然气(LNG)储罐地基基础研究综述
王伟, 聂庆科, 李宁, 刘晶晶, 张鹏, 翟自强
2022, 36(2): 100-104.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2.003
摘要:
阐述液化天然气(LNG)储罐地基基础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将储罐地基基础分类归纳为天然地基筏板基础、复合地基筏板基础、低承台桩基础、双承台架空基础、高承台桩基础和双承台架空桩基础六种形式。总结各种基础形式的定义、结构构造及适用范围,并从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指出基础的抗震设计和协调变形控制是制约储罐地基基础设计的难点,其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经验。
长桩基础偏位时单桩承载力分析与讨论
杨晗琦, 蔡德昌
2022, 36(2): 105-110.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2.004
摘要:
结合湘潭某钢结构厂房钻孔灌注桩施工偏位实例,探讨单桩基础(长桩)在大偏位情况下能否满足承载力的要求,通过借鉴现行规范对于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计算,以及现有的桩在荷载作用下桩身各处内力及位移分布情况的研究,根据桩身配筋率的大小进行分类,对按桩身强度控制的桩和按桩顶位移控制的桩这两类情况分别推导其在偏心轴向荷载作用下的极限弯矩值计算公式,从而得到桩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极限偏位值,并对长桩基础偏位时的工程处理提出合理建议。
工程勘察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思考
钱开铸, 郭密文, 王炜, 贾军辉
2022, 36(2): 111-115.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2.005
摘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应用,工程勘察行业已完成数字化阶段,并逐步向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基于“十三五”阶段的良好发展,结合“十四五”的发展新要求,工程勘察信息化将会有显著的完善与提高。目前,因受到多因素的制约,工勘企业信息化建设将聚焦于具体的生产业务,其中勘察信息化以企业生产工具化为方向,测绘信息化则以客户需求产品化为方向。本企业依据自身业务特点,打造了工程勘察项目管理系统、多源数据综合管理平台、社区地理空间系统及沉降云图变形监测系统等,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对于未来工程勘察信息化建设,可采用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的思路,并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BIM等技术为主要发展方向,从而实现“全系统、全过程、全要素”的一体化发展态势,为国家基础建设、区域学科发展及行业技术创新提供科学的、坚实的、有效的助力。
深厚砂层灌注桩后注浆提高系数试验分析
卢萍珍, 孙宏伟, 方云飞
2022, 36(2): 116-121.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2.006
摘要:
关于深厚砂层区域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效果,目前可循经验有限。通过北京通州新城某工程项目试验桩静载试验,对比研究了钻孔灌注桩后注浆与未后注浆的单桩承载性能,以及后注浆工艺在本场地(深厚砂层)的效能。现场足尺试验研究表明,在该区域后注浆可有效减小桩顶沉降;与未后注浆试验结果相比,后注浆综合提高系数可达2.22;与根据勘察报告所得未后注浆桩承载力计算值相比,钻孔灌注桩的后注浆综合提高系数约为2.53~3.57。该研究可为后续类似地质条件的桩基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深埋软岩隧道让压支护结构化实现方法
赵伟
2022, 36(2): 122-128.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2.007
摘要:
为了使让压支护更科学地应用于深埋软岩隧道变形控制,改变常规初期支护以弯曲变形让压为主的力学模式,基于结构稳定理论和大变形力学理论,研究让压支护的结构化实现方法。研究结论包括:(1)围岩稳定以拱结构为基本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应采取整体性、系统性的控制措施;(2)初期支护应降低几何非线性的影响,实现变形大的让压需求,同时规避力学大变形效应;(3)初期支护在“柔刚–刚柔–强刚 ”的变刚度调平过程中,必须以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得到保证为前提;(4)围岩与初期支护形成叠合结构的关键是两者力学性能匹配程度和接触面抗剪切能力。
勘察技术在特殊构造性承压水场地桩基施工中的应用
党智荣, 王志中, 党静茂, 杨少飞
2022, 36(2): 129-134.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2.008
摘要:
针对某工程旋挖钻孔灌注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冒水涌砂现象,利用勘察技术对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冒水涌砂问题来自于特殊构造性承压水的作用。对此,提出了改用正循环成孔工艺,通过增加泥浆比重及黏度来减小地下承压水水头压力,减轻或消除孔底涌砂现象。再采用加大桩径、增加桩长、对桩侧泥皮及桩端沉渣用后压浆进行处理,有效解决了该工程桩基施工中不同工艺可能造成的承载力及变形有较大差异的技术难题,保证了桩基承载力及变形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黄土地区古塔地基勘察要点与主要病害成因
蔡怀恩, 张继文, 刘帅, 张鹏, 李岸
2022, 36(2): 135-139.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2.009
摘要:
中国古塔具有重要的文物、旅游和科研价值。为更好地保护黄土地区的古塔,基于工程实践,剖析了古塔地基勘察要点及主要病害成因,提出了保护措施建议。古塔的地基勘察时除查明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外,还应查明塔体的病害特征、基础类型、原地基处理方式与效果,分析病害成因,提出维修加固建议,勘察过程中也应避免对塔体地基的过大损坏。塔体原地基处理效果达不到现代规范要求、天然土层具有湿陷性及承载力不能很好地满足上部荷载要求是黄土地区古塔倾斜及地基变形的常见原因,地基受水浸湿加剧了地基变形。加强防排水、加固周围地下洞室、治理影响塔体地基稳定的斜坡是黄土地区古塔保护的重要措施。
一种基于Skyline地下管网三维建模的管点数据制作方法
杨振杰, 原瑞红, 朱泽宇, 韩松, 李媛媛
2022, 36(2): 140-144.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2.010
摘要:
地下管网的管理与设计对三维可视化的要求日益提高。三维可视化软件Skyline支持多种数据格式且方便进行二次开发,基于Skyline软件平台,总结了一种针对大批量三维管线自动化建模的基础管点数据整理方法。此方法在对可视化精细程度要求不高的实际工程中,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达到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的效果。
一种多功能框架式抗滑棚洞的应用研究
幸芊
2022, 36(2): 145-150.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2.011
摘要:
为优化山地城镇傍山道路的结构设计,解决受山体地形影响的挖方路基边坡的支护设计难题,提出一种借鉴了双排抗滑桩和建筑框架结构的抗滑棚洞方案。对该棚洞的受力特征进行阐述,并依托具体工程项目的应用,对该棚洞结构与传统路基支挡结构进行技术对比,对其结构计算和施工过程模拟的方法进行论述。研究表明,这种棚洞结构有很强的侧向刚度,各梁、柱结构能整体发挥受力作用,能够通过“逆作法”获得更好的施工安全性,可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新的方案。
中外标准在港口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陈志新, 彭满华, 张海顺, 黄成志
2022, 36(2): 151-155.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2.012
摘要:
从港口工程项目勘察的角度,针对勘察工作量的布置、钻探和取样、岩土分类、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强度参数的选取及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计算等方面,对中、欧、美国标准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在钻探和取样、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方面,三种标准是相通的,但在工作量布置、岩土分类、标准贯入试验的成果应用、强度参数的选取及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计算等方面存在差异,研究成果可供参考借鉴。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和全站仪技术的外立面测量方法
姚培军, 尹燕运
2022, 36(2): 156-159.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2.013
摘要:
建筑物外立面测量工作的传统作业模式采用全站仪测量,作业效率低。随着科技的发展,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物外立面测量工作中广泛地应用,但是由于作业环境的限制,扫描仪作业难免会有作业死角。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利用全站仪免棱镜测量技术定点补测的方法,形成了一套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结合全站仪快速高效地完成建筑物外立面绘制的作业流程。结合工程实践,总结了外业作业及内业绘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复杂环境下软土基坑支护设计实践与分析
王海成, 刘秀珍, 张龙
2022, 36(2): 160-164.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2.014
摘要:
以武汉市某复杂环境下的软土基坑工程为例,介绍该深厚软土基坑设计的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该项目紧邻住宅区、市政道路及高架桥,基坑侧壁及基底存在约8~10 m的深厚软土。通过方案对比,最终采用灌注桩+两层钢筋混凝土内支撑+三轴搅拌桩止水的支护方式,其中对变形要求较严格的高架桥一侧,采用了增设被动区加固的针对性保护措施,以减少基坑开挖对其影响。基坑整个开挖过程的监测数据显示,设置被动区加固一侧的变形量比其它部位减少约27.2%,验证了支护方案及保护措施的合理性,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试验研究
宁波地区人工冻土抗折特性研究
刘华吉
2022, 36(2): 165-168.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2.015
摘要:
依托宁波地区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工程,针对隧道洞身范围的粉土和粉质黏土,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含水率条件下进行冻土抗折强度试验,研究人工冻土抗折强度随温度和含水率变化的规律特征。结果表明:粉土和粉质黏土冻土抗折强度均随冻结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冻土抗折强度受冻结温度影响明显;不同含水率对粉土和粉质黏土抗折强度有一定影响,粉土试样在含水率为30%时,其抗折强度最大,粉质黏土试样在含水率为34%时,其抗折强度最大;当土层的含水率超过饱和最优含水率时,冻结土的抗折强度减小。试验结果可为金塘海底隧道冻结法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指导。
黄泛区改性粉土温缩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王喆, 张磊, 王伟, 孙兆云, 向国伟, 户桂灵
2022, 36(2): 169-172.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2.016
摘要:
山东黄泛区属于季节性冻土区,昼夜温差较大时易产生开裂,进而影响路面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黄泛区粉土本身颗粒级配较差,强度较低,需要通过改性处理。通过对三种类型粉土的温缩性能比较,表明水泥和沥青粉对粉土的温缩开裂有抑制作用,温缩系数呈以下大小顺序排列:沥青粉改性土<水泥改性土<素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