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36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2022 年 3 期封面
2022, 36(3): 1-1.
摘要:
2022 年 3 期目录
2022, 36(3): 1-3.
摘要:
技术开发与探索
强降雨下岩质高边坡变形成因机制研究
柳旻, 周奎, 张超, 姚晨辉, 黄磊, 刘争宏
2022, 36(3): 173-178.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3.001
摘要:
东南亚某在建水电站坝址右岸边坡在开挖过程中,不同高程部位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形破坏现象,主要表现为裂缝、局部滑塌及滑移,已处于临界失稳状态。基于边坡开挖后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现场地质调查及监测成果,总结了该边坡的变形特征,系统分析了变形破坏现象的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开挖后形成临空面,应力场重新分布调整,岩体向临空面回弹,加剧了岩体裂隙的张开度以及贯通程度,为雨水入渗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使得F11断层中物质吸水软化,产生不均匀变形,致使裂缝以及局部滑塌出现;后期2次强降雨,加速裂隙向深部延伸发展,迅速软化岩(土)体,压缩蠕变累计量大,滑面贯穿形成蠕滑–拉裂型滑坡。研究为边坡后续开挖及支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管桩结合双半圆支撑体系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许冠, 曾婕, 成怡冲, 王洁栋, 吴才德
2022, 36(3): 179-184.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3.002
摘要:
结合某项目基坑,开展了预应力管桩的工程应用研究,比较了不同支护体系的优缺点,介绍了预应力管桩结合双半圆内支撑体系的设计施工要点、工艺参数、结构剖面以及双圆环内支撑的变形特性。预应力管桩区域变形超过报警值,但桩身未产生裂缝,验证了预应力管桩作为支护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在滑坡预测预报中的应用
秦文涛, 郭小坤, 郭军峰, 郝璐, 洪碧武
2022, 36(3): 185-189.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3.003
摘要:
为从滑坡历史数据中获取有效的预测预报信息,利用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已有滑坡多个维度的数据集,以巴东县新城区滑坡灾害分布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滑坡灾害敏感性和灾害区划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滑坡空间分布的预测精度可达到87.5%左右,对于滑坡时间尺度上的预测精度较低,约为65%左右,其准确度可以满足工程要求;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在地质灾害预测预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较传统预测预报方法更为方便和迅捷。
考虑地基与基础协同作用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王浩然, 郑浩琴, 李杰
2022, 36(3): 190-195.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3.004
摘要:
建立在柔性基础假定条件下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因未考虑地基与基础相互作用影响下基底反力分布的不均匀性、最大基底反力与最大沉降位置的不重合性,导致计算值往往比实测值偏大。对两种考虑地基基础协同作用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SFIA法和结构计算软件“盈建科”的基础设计模块(弹性理论法)的计算原理分别进行了研究,并在实际工程中分别采用前述两种方法和柔性基础法进行地基沉降计算。与柔性基础法相比,此两种计算方法因考虑地基基础协同作用,地基最大沉降与差异沉降计算值更小,且更接近实测值。研究成果可为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提供借鉴和参考。
可回收土钉墙支护结构体系施工工艺及受力研究
张钦喜, 张振双, 翟玉新, 魏锰, 王钰
2022, 36(3): 196-202.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3.005
摘要:
基于绿色环保与碳中和理念,提出一种可回收的土钉墙支护结构体系,对该体系构件及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了介绍,依托实际工程,探讨了1∶0.30、1∶0.50、1∶0.70支护坡比下土钉轴力、主动土压力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支护坡比对土钉轴力、主动土压力的影响,与规范中的修正公式计算出的理论值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同一深度的主动土压力和土钉轴力随坡比增加而增加,同一坡比下的主动土压力和土钉轴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加;主动土压力的实测值与计算值随深度变化呈现相同趋势,计算值略大于实测值,土钉轴力的实测值与计算值随深度变化亦呈现相同趋势,但计算值远大于实测值。
两种结合抗滑键的自平衡挡墙对滑坡的防治效果研究
他国山, 刘长青, 康凯, 张宇翔
2022, 36(3): 203-207.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3.006
摘要:
以北京延庆区某索道基座滑坡治理工程为背景,通过建模对直立式挡墙、仰斜式挡墙结合抗滑键对滑坡的防治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自平衡挡墙治理方案时,在抗滑键长度、挡墙高度一定的情况下,当坡顶为自然边坡,且外荷载相对较小时,仰斜式挡墙结合抗滑键对滑坡的防治效果更优;当坡顶存在较大外荷载时,直立式挡墙+抗滑键的自平衡挡墙对滑坡的防治效果更好。根据分析结论,结合治理工程实际条件,治理方案采用了直立式挡墙+抗滑键,目前支护结构运行良好,边坡稳定。可为类似边坡治理工程提供参考。
滑坡体稳定性分析方法比较
李红英, 濮仕坤, 谭跃虎
2022, 36(3): 208-213.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3.007
摘要:
为给雅砻江某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分别采用可靠度法和强度折减法对该滑坡体进行稳定性分析。应用GEO-SLOPE软件,运用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可靠度法分析滑坡体的稳定性以及滑坡体在蓄水暴雨工况和蓄水地震工况下的失稳概率;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各工况进行分析,并通过软件计算分析得到地震烈度和安全系数之间的关系:随着地震烈度的增加,安全系数呈陡降趋势。对于滑坡稳定性分析,两种方法取得了一致性结果,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可靠度法计算方便但有较大的局限性,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是以弹塑性理论为基础,能直观反映出滑坡的变形位移和破坏过程,更接近于工程实际情况。
深埋基桩准确定位探测技术应用研究
吴丰收, 崔然
2022, 36(3): 214-218.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3.008
摘要:
为了准确探测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地下深埋基桩,通过对基桩物性特征和工程项目特点的分析,采用高密度电法和磁梯度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方法对地下埋深5 m以内的基桩进行探测,采用科学布孔方式结合磁梯度法对埋深10 m以下的基桩进行探测实验,并应用测斜仪对孔道偏移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和校正,达到对深层基桩的准确定位。工程应用证明,根据项目背景,选择合理的综合物探方法,可对不同埋深的深埋基桩进行有效的准确定位探测。
减重压脚法在欠稳定边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李世贵, 许倩
2022, 36(3): 219-223.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3.009
摘要:
边坡治理方法中,减重压脚组合治理方法简单、施工方便、阻滑效果好,应用广泛。合理的减重压脚治理方案不仅可以节约工程造价,缩短工程周期,而且可以达到永久治理的效果。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某欠稳定边坡为例,利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计算软件,对减重压脚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不同条块数对边坡稳定性系数的影响规律,并计算出边坡抗滑段和主滑段的分界线。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四种减重压脚治理方案,根据边坡体稳定性系数、滑动面前缘剩余下滑力的大小,筛选出符合规范要求的方案,对其性价比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出最优方案,对类似边坡及滑坡治理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某边坡重灾受损后修复流程及措施
王伟, 毛会永, 范建朋, 张积强
2022, 36(3): 224-229.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3.010
摘要:
针对尼泊尔某电站厂区受损边坡开展灾害评估、补充地质勘察、分析监测数据,利用国际常用的稳定性分析软件进行复核计算,综合研究其变形特征及成因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边坡“整体修复”和“局部修复”的处理方案。该边坡修复已经完成,并经过了雨季洪水的考验且状况良好,为类似经后期洪水地震等灾害破坏的人工边坡处理提供了经验借鉴。
某超大直径盾构工程勘察重难点分析及对策措施
孙常青
2022, 36(3): 230-237.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3.011
摘要:
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技术正在向大深度、大断面、长距离的方向发展。由于隧道断面尺寸大、隧道埋深起伏大,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会面临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以北京东六环改造隧道工程为依托,总结了该大直径盾构工程具有勘察等级高、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复杂、超深基坑支护及地下水控制难度大等特点,针对勘察重难点采取了标准贯入原位测试,颗粒分析、静止侧压力系数、基床系数等室内物理力学试验查明了场地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水文地质专项勘察,分层观测地下水位、黏性土层孔隙水压力测试、抽水试验及注水试验等提供水文地质参数,为超大直径盾构机选型、刀盘、刀具配置,超大盾构掘进过程中各种施工参数匹配、盾构井支护设计以及地下水控制方案设计提供依据,供同类工程借鉴。
盾构穿越长期降水区域引起地表沉降分析
王勇, 盛志战, 高素芳, 胡高伟
2022, 36(3): 238-242.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3.012
摘要:
成都轨道交通施工穿越的主要地层为砂卵石地层,其间夹杂大量细小颗粒,部分盾构需穿越长期降水的既有明挖区间,施工过程中土体竖向位移较未降水区域显著不同。从长期降水区域土体结构、沉降机理、沉降控制方式及工程实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下列结论:(1)基坑长期降水会导致砂卵石地层中细颗粒流失,形成骨架–孔隙结构;(2)注浆及改良注浆材料性质对盾构穿越长期降水导致细颗粒流失区域引起的土体竖向位移具有一定控制作用;(3)未进入降水区域时盾尾脱出阶段造成的沉降占比最大,进入降水区域后刀盘到达及盾构通过后土体固结沉降占比增大。结论经成都轨道交通十七号线明—九区间盾构工程验证,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借鉴。
试验研究
冻融作用下秸秆纤维加筋土力学特性研究
刘鹭
2022, 36(3): 243-247.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3.013
摘要:
秸秆纤维加筋是一种优良的土质改良技术,但季节性的温度变化会导致纤维土的强度劣化,影响工程的安全稳定。为了探究冻融作用对秸秆纤维土力学特性的影响,对经历不同冻融次数的纤维土进行无侧限抗压与直剪试验。结果表明素土和纤维土的抗压强度和黏聚力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呈指数下降的趋势,且纤维土的抗压强度和黏聚力下降幅度均明显小于素土;纤维土和素土的内摩擦角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呈指数上升的趋势。通过SEM发现冻融后素土出现孔隙和微裂隙,造成土体强度衰减。冻融后的纤维土中包裹纤维的土体出现松动,导致筋土界面强度下降,但纤维与纤维之间的三维受力网仍发挥加筋作用,提高冻土的稳定性。
临近地铁隧道加固施工非原位试验分析研究
张程
2022, 36(3): 248-251.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3.014
摘要:
上海地铁2号线某地铁上盖项目采用三轴搅拌桩对地铁隧道周围土体进行加固,为测试施工工法对地铁隧道结构的影响,进而优化设计施工参数,施工前进行了非原位试验研究。试验中对三轴搅拌桩施工过程中距桩墙中心1.5~3.0 m范围内的深层土体侧向位移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三轴搅拌下沉至设计深度时,周边土体变形出现峰值,成桩后3 h变形量值开始回落,成桩后64 h变形基本稳定在1~2 mm,变形深度主要在浅部,施工叠加影响会导致变形影响深度下移。试验结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纳米SiO2–超细水泥固化钙质砂静力特性试验
矫慧慧, 陈昊, 赫庆坤, 高盟
2022, 36(3): 252-258.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2.03.015
摘要:
运用纳米SiO2和超细水泥替代普通硅酸盐水泥对钙质砂进行加固处理,设计不同情况下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研究纳米SiO2掺入对于钙质砂–超细水泥加固体静力特性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试样微观结构进而分析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超细水泥较普通硅酸盐水泥对于钙质砂的固化效果更好;纳米SiO2掺入对加固体强度有增强作用且影响效果存在临界值,掺量超过临界值后强度下降;纳米SiO2从峰值强度、峰值应变、黏聚力等方面改善了超细水泥钙质砂加固体的静力特性;微观角度分析发现超细水泥比普通水泥生成更多钙矾石晶体,形成一定的网格状结构,从而增强其宏观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