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9年  第23卷  第2期

技术开发与创新
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坝肩边坡数值模拟
林兴超, 王玉杰, 徐能雄
2009, 23(2): 55-59.
摘要:
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特别是由控制性软弱结构面切割形成的楔形体对左岸边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工程中已采用系统预应力锚索支护和抗剪洞回填对楔形体进行加固处理。为了解两种支护措施及其施工工序对楔形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支护措施在不同工况条件下,边坡继续开挖进行模拟计算。通过不同工况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发现,系统锚索支护对限制塑性区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抗剪洞回填对限制楔形体底滑面的错动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及时进行锚索支护和回填抗剪洞是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边坡在施工期乃至运行期间稳定运行的有力保证,通过控制性软弱结构面的位移变化趋势判断边坡稳定性是可行的。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双龙洞测量中的应用
张磊, 张泾文, 胡震海
2009, 23(2): 60-63.
摘要:
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金华双龙洞测量中的应用情况。这一研究不仅提高了洞穴测量的工作精度和工作效率,还为洞穴内部地貌与地质体形态三维可视化构建、虚拟洞穴内部地理场景构建、洞穴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数据源,为洞穴数据库建设、洞穴景观旅游开发、洞穴环境与景观保护、洞穴考古等提供直观精密的基础数据。
技术探索与研究
老泥石流堆积体上地质灾害的成灾机理及防治对策
李育枢, 李天斌
2009, 23(2): 64-67,71.
摘要:
在人类工程活动诱发下,老泥石流堆积体上的地质灾害尚未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以川藏线二郎山隧道西引道公路别托段穿越的老泥石流堆积体为例,介绍其形成演化过程和物质结构特征,分析沿线各地质灾害点的成因,总结在这类流堆积体上进行人类工程活动时地质灾害的成灾机理及防治对策。
带外扩地下室结构的基础优化
杜兴华, 曹健, 陈荣斌
2009, 23(2): 68-71.
摘要:
在沿海高地下水位地区,地下水浮力对建筑物作用往往比较强,因而这类地区建筑基础抗浮设计成为工程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在地下工程中通常采用设置抗拔桩来抵消地下水浮力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然而,实践证明并非一定采用抗拔桩才能抵消地下水浮力的作用,应针对具体建设条件,采用更加经济合理的基础形式。结合上海地区某工程实例,对基础设计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优化基础方案,以期对同类其他工程的基础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利用1stOpt软件优化设计重力式挡土墙断面
王磊, 董国梁
2009, 23(2): 72-74,78.
摘要:
为解决挡土墙设计指标计算较为繁琐,并且难以得出最佳结果的问题,以重力式档土墙的截面面积最小为目标函数,并以满足稳定性及地基承载力验算求为约束条件,得到非线性优化数学模型,并利用优秀国产数学软件lstopt优化求解。该方法避免了繁琐的试算过程,能得到经济合理的截面尺寸,并已成功应用在忠—武输气管线沿途水工保护工程中。
悬挂式防渗墙结合堤后压渗盖重防渗效果的试验研究
李向凤, 王保田, 安彦勇
2009, 23(2): 75-78.
摘要:
在实验室模型槽中进行了有悬挂式防渗墙以及堤后压渗盖重的渗流模型试验,取得了不同贯入度以及不同堤后压渗盖重宽度防止堤基渗透变形的系列试验成果。通过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悬挂式防渗墙和堤后压渗盖重可有效地提高强透水层堤基抵抗渗透变形的能力,且在控制渗透变形向上游发展的作用上功效显著。研究表明,堤后压渗盖重的防渗效益往往低于较大贯入度的防渗墙,但从经济角度来看,不失为一种有效可靠的防渗措施。
某码头泊位场区强夯效果检测
甘七零
2009, 23(2): 79-81,86.
摘要:
某码头工程集装箱及多用途泊位场区设计采用强夯法处理地基,为验证施工工艺参数,检验强夯效果,采用了钻探土工试验、单桥静力触探、水位观测、孔隙水压力观测、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回弹模量;压实度、CBR测试等多种检测方法,对场区大面积施工起到了指导作用。
红色地层中的软弱夹层对桥梁桩基影响的研究
刘良贵, 彭功勋, 李承海
2009, 23(2): 82-86.
摘要:
针对桥梁桩基设计和质量控制中,对软弱夹层处理的简单化、教条化倾向,分析了红色地层中的软弱夹层对桥梁桩基的影响。分析认为,在不同条件下,可按不同方式处理。
螺旋面的拟合应用研究
陈基伟
2009, 23(2): 87-89,94.
摘要:
提出了一种螺旋面的拟合算法。利用参数方程建立独立参数与直角坐标的代数关系,构建出误差方程组,再利用非线性方程的多维数值寻根方法求解出螺旋面的各项参数。用模拟数据进行了算法的验证,并给出了误差的评定方法。此法可拓展到对其它参数曲面的拟合。
山东莘县凹陷(聊城段)地下热水化学特征及成因
王奎峰
2009, 23(2): 90-94.
摘要:
典型地区地下水成因和演化机制的研究不仅对于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具有重的指导意义,而且可以为日后的地热资源勘查评价提供重信息。通过对莘县凹陷聊城段的地下热水的化学成分、同位素及其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进而对这一地区的地下热水的成岩和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地下热水的形成受区内深大断裂和基底构造对地热形成的控制,地下热水补给是来自大气降水,为入渗变质水,水化学成分以易溶盐溶解作用为主,反映了地下水长期径流及深循环中各种水化学作用。
某工程地基软弱夹层的补强设计与检测
张海东, 谢晓峰, 刘天书
2009, 23(2): 95-99.
摘要:
对于地基主受力层范围内局部存在软弱夹层的复杂地质条件,通常的处理方法或挖除换填或采用复合地基,针对具体工程探讨了的不同补强处理设计和施工方法的适用性,利用以往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按沉降控制进行补强设计的新思路,并针对处理后的深层复合土层不便直观和开挖检验的难题,结合多道瞬态面波法检验补强加固效果,实现了预期的目的,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挤扩支盘桩与DX桩承力盘挤扩机理对比研究
李薇薇, 李从昀
2009, 23(2): 100-105.
摘要:
挤扩支盘桩与DX桩是从普通的灌注桩衍生而来的一种新桩型,与普通混凝土灌注桩相比,单桩竖向承载力、单方混凝土承载能力都有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通过对两种挤扩设备(单向挤压设备和双向挤压设备)的挤扩原理分析对比,说明双向挤压设备形成的支盘其承载性能明显好于单向挤压设备所形成的支盘。在对两种挤扩设备挤压土体形成支盘的过程及运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确定承力盘轮廓线的方法,并推导出承力盘体积的计算公式,为其承载力计算提供依据。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数值模拟分析
付贵海, 周慧, 江学良
2009, 23(2): 106-108.
摘要:
结合实际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桩距、桩长、桩体模量以及垫层模量对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得出了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的部分规律,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