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7年  第21卷  第3期

技术开发与创新
关于桩基软弱下卧层验算的几点认识
李广信, 张在明
2007, 21(3): 109-112.
摘要:
对于国内外不同的规范、手册中对于桩基软弱下卧层验算的不同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以下的一些建议:承台底面以上的原地基土自重在附加应力计算时可以扣除,在总应力计算时再加上;扣除的群桩实体基础四周的摩阻力应使用群桩四周地基土的摩阻力特征值,而不是极限值;对于地下室中的独立柱的桩基础和内墙的条形桩基础,应当从地下室地面而不是原地面起算进行验算。
厚筏刚性基础倾斜值估算
李连营, 王华, 刘堃
2007, 21(3): 113-115.
摘要:
从弹性半空间Boussiuesq解出发,采用有限元法和压缩层地基模型,探索计算厚筏基础倾斜值的方法,计算厚筏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和倾斜值,并利用工程实例进行说明,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
浅埋暗挖管棚超前预支护的受力分析
武建伟, 宋卫东
2007, 21(3): 116-121.
摘要:
以荷载-结构分析为主,将管棚作为弹性地基梁考虑,而将上部覆土单纯作为荷载考虑,结合一般管棚预支护作用下的地下工程开挖过程,根据经典的Winkler模型初参数解,全面动态分析开挖过程中管棚各段的受力过程,提出了开挖过程中管棚全段的计算方程。以某一地下通道开挖为例,通过解析计算和有限差分数值模拟两种方法比对,得出了与工程经验较一致的结果,对管棚法施工及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对混合土液塑限试验的讨论
刘福臣, 孙玉琢, 王启田
2007, 21(3): 122-122,133.
摘要:
土的液塑限试验是土工试验常见试验之一。含有一定数量粗粒组的混合土,用0.5 mm以下粒径范围的土作液塑限试验,得到的液塑限偏低,由此土的分类定名不符合实际。建议用0.075 mm以下粒径范围的土做液塑限试验。
条分法中土条周边水压力与渗透力之间的关系
时卫民, 付玉辉
2007, 21(3): 123-125,152.
摘要:
目前在边坡稳定分析中,常常存在土条周边水压力与渗透力同时考虑的现象,导致水压力的重复考虑。针对这个问题,以瑞典条分法为例,通过用流网性质来确定土条周边水压力的方法,研究了条分法中土条周边水压力与渗透力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渗透力与土条中的水重和周边静水压力是一对平衡力的结论,澄清了模糊认识,纠正了计算方法。
岩溶地区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的应用实例
王贤能, 张振涛
2007, 21(3): 126-130.
摘要:
隐伏型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建筑物常采用桩基础,当岩溶覆盖层厚度大时可采用复合地基;近年来,对沉降控制严的重要建筑物,也开始逐步探索使用刚性桩复合地基技术的可行性。介绍了深圳市龙岗文化中心的岩溶地质条件、复合地基设计和施工情况;沉降观测结果表明,在岩溶地区使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是可行的。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技术探索与研究
土与钢材料接触面性能的试验研究
张晓锋, 袁聚云
2007, 21(3): 131-133.
摘要:
利用应变控制式直剪仪,对上海土与钢材料接触面进行直剪试验,研究了土与钢材料接触面内的变形特性,分析了法向应力对接触面剪切破坏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土与钢材料接触面内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呈双曲线关系,并且法向应力影响剪切应力的发挥。
非饱和土的一种分类方法
李顺群, 崔春义, 郑刚
2007, 21(3): 134-138.
摘要:
根据理想模型中土颗粒和孔隙水之间的几何关系、热力学原理和土力学基本理论,研究了土的非饱和性在非饱和土中引起的力系。给出了张力吸力和吸力比的定义,并在考虑基质吸力作用面积的基础上定义了等效吸力的概念。按照孔隙水弯液面是否与土颗粒表面搭接,将非饱和土分为搭接非饱和土和不搭接非饱和土两类。进而根据搭接状态将搭接非饱和土细分为水封闭非饱和土和搭接双开敞非饱和土,根据孔隙气状态将不搭接非饱和土细分为不搭接双开敞非饱和土和气封闭非饱和土。在搭接非饱和土中,出现张力吸力并对土体的强度产生增强作用;在不搭接非饱和土中,表面张力只是沿着液面传播,不对土的强度产生效应。另外,张力吸力只对强度问题有贡献,它不是渗流问题的驱动力。
边坡多阶段注浆加固模型
刘显沐
2007, 21(3): 139-143.
摘要:
实践中总结证明注浆法用于边坡加固及滑坡防治是可行的,提炼提出边坡多阶段注浆加固模型。该模型以传统的渗透、充填、压密及劈裂注浆理论为基础,以弹塑性力学中的球形、柱形扩张理论及Boussinesq、Terzaghi理论为指导,推导出多阶段注浆法不同地层及不同阶段的注浆压力、注浆半径及注浆应力分布数学表达式(过程力学模型);用大量试验数据总结出加固后水泥土力学指标统计规律和多阶段注浆加固设计计算模型。多阶段注浆加固模型已在施工项目中得到证实。
强夯引起的振动规律及环境效应分析
施有志
2007, 21(3): 144-148.
摘要:
强夯法是地基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而强夯施工振动往往是制约强夯法应用的关键。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重点分析强夯引起的振动规律及振动对环境的影响,并结合某沿海地基处理中的强夯振动工程实例,根据实测结果,分析振动速度随距离的衰减规律及强夯安全距离的确定。
预应力锚索超张拉卸荷方法研究
王启睿, 唐军
2007, 21(3): 149-152.
摘要: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采用超张拉消除锚索预应力的方法,分析了加载—卸载—再加载的作用过程对锚索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比较锚索预紧和张拉的结果以及监测锚索的工作效果,说明这种超张拉卸荷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深基坑支护的信息化施工
律文田
2007, 21(3): 153-155.
摘要:
论述了信息化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将监测数据结合基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利用监测数据进行反馈设计和分析,对后续施工具有实践与理论意义。介绍了某深基坑工程的施工监测,说明了信息化施工的重要性。通过对信息化施工过程中数据的分析、信息归纳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桩基技术
超长DX桩在软土地区某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鲍生谋
2007, 21(3): 156-159.
摘要:
DX桩是在钻、冲孔灌注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变截面的新桩型。由于其桩身多个扩径体(承力盘或承力岔)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充分发挥扩径体周边土体的承载力,从而大幅度提高单桩承载力。介绍了DX多节挤扩灌注桩及在浙江软土地区某高层建筑桩基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未冻土和高温冻土中桩基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吕晓亮, 周国庆, 别小勇
2007, 21(3): 160-163.
摘要:
以青藏铁路清水河特大桥旱桥桩基为原型,针对围土未冻结、均匀高温冻土中的桩基稳定问题,进行了室内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了未冻土和高温冻土两种条件下桩基承载力的特性,试验得到了高温冻土中的桩基承载力是未冻土中11.6倍的结论,为青藏铁路工程的长期安全稳定评价与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