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4年  第38卷  第2期

2024 年 2 期封面
2024, 38(2): 1-1.
摘要:
2024 年 2 期目次
2024, 38(2): 1-3.
摘要:
技术开发与创新
基于GIS的勘察数字化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李春亮, 刘续
2024, 38(2): 127-131.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4.02.001
摘要:
为解决海量勘察数据高效加载及可视化展示,提出了以GIS技术为基础的勘察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了区域内跨年代勘察钻孔一张图的实时可视化渲染、三维钻孔柱状图自动构建与展示、基于空间特征的勘察业务数据分析与统计应用等功能,并在某大型钢铁企业勘察成果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为相关技术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冰水堆积体隧道围岩分级与支护力确定方法
陶琦
2024, 38(2): 132-136.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4.02.002
摘要:
为定量评价冰水堆积体围岩参数,提出一种冰水堆积体围岩快速分级方法,并给出冰水堆积体的变形控制标准,主要包括:(1)根据规范的相关计算方法,结合国外相关规范与冰水堆积体的基本特性和地貌特征,对设计阶段围岩进行分级;(2)根据土体密实状态、细粒含量以及细粒含水率,对施工阶段围岩进行分级,将冰水堆积体分为3个基本等级,4个亚级;(3)根据地下水与围岩胶结情况提出最终的围岩分级;(4)基于冰水堆积体隧道围岩分级,计算了不同围岩等级下的围岩特性曲线以及隧道允许变形量,从而提出基于允许变形量的隧道支护力确定方法。研究成果可以为冰水堆积体隧道围岩的分级、支护力的确定等提供参考。
桩基施工对邻近运营盾构隧道结构健康趋势影响研究
来高峰, 庞晋, 叶建华, 寿凌超, 曹振东
2024, 38(2): 137-142.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4.02.003
摘要:
为掌控软土地区深大桥桩施工对近邻运营隧道管片结构健康状态的影响,采用时空分布统计比较和数据联合归因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管片裂缝主要伴随结构受拉区的产生而发展,主要是腰部纵向裂缝,裂缝条数的数据变异性、离散程度相对裂缝代表宽度要高;邻近隧道的深大基桩施工期间产生挤土效应,控制了管片水平直径差异的发展,近桩隧道管片裂缝增长弱于远桩隧道;裂缝新增条数与桩隧水平距离呈正相关,可据此对管片裂缝条数增量进行估算;水平直径差异可以用来预测和防控管片新增裂缝,严格关注值建议采用20 mm,较大关注值可采用38 mm。
软土基坑群工程环境影响效应研究
沈健, 胡耘, 王惠生
2024, 38(2): 143-148.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4.02.004
摘要:
基坑群工程的分坑方式与开挖流程对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及其叠加效应较为复杂,采用规范规定的设计计算方法难以进行分析。以上海软土地区某基坑群工程为背景,建立多种概念模型,总结不同分坑方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规律,分析相邻基坑不同开挖顺序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叠加效应,研究成果用以指导基坑群工程的总体分区与工况设计。监测数据表明,该基坑群工程按设计分区和工况实施对周边环境影响总体可控,尤其对运营地铁等敏感保护对象影响较小。分析结果与设计对策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核电厂动力机器模型基础动力参数测试的优化
陈小峰, 孙立川
2024, 38(2): 149-155.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4.02.005
摘要:
核电厂汽轮机厂房多位于坚硬的岩石地基上,模型基础动力参数测试共振频率达到100 Hz以上,土质地基上常用的测试方法由于其机械式激振器扰频上限低的缺陷,对核电厂岩石地基适用性很差。在激振器、垫层、激振器与模型基础的连接方式、测试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优化、改进了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开发了全自动常扰力测试控制系统,使之更适合核电厂岩石地基,测试结果更准确地代表岩石地基的动力特性。
抗拔锚杆在超高挡土墙中的加筋作用研究
徐书平, 汪紫璇, 柯芊芊, 陈律, 涂耀, 程杰林
2024, 38(2): 156-162.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4.02.006
摘要:
通过在超高挡土墙中安装水平抗拔锚杆和抗滑块,从而降低挡土墙的截面积。这种加筋方式可以有效地减轻主动土压力。当布置不同形式的抗拔锚杆和抗滑块时,墙后土体应力分布产生大幅的影响,对其水平应力和水平位移进行了数值分析。根据某工程实际情况,计算得出挡土墙背部土体在不同工况下的水平方向应力和位移大小,以验证其安全性,达到减少土体压力的目的。结果表明,在超高挡土墙中,采用3层抗拔锚杆和每层抗拔锚杆上安装2个抗滑块的加筋方式,对挡土墙墙后土体的预加固,增加墙后土体的自身稳定性,削减墙后土体对挡墙的土压力,可以获得最佳的加筋效果。
工程实践与应用
型钢支撑+地连墙在深厚砂层的设计施工实践
王星, 李继承, 魏倩, 李成鑫, 黄甜
2024, 38(2): 163-168.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4.02.007
摘要:
斯里兰卡某酒店基坑位于深厚富水砂层,基坑周边环境复杂,引入中国设计与施工标准,采用地连墙+型钢支撑支护体系,取得了理想的挡土止水支护效果,控制了周边建筑和环境变形。介绍该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及关键技术,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复杂堆积层边坡开挖变形机理及加固效果评价
涂新斌, 王彦兵, 杨相斌, 牛彦博, 袁明生, 高献, 林少远, 陈熙隆
2024, 38(2): 169-174.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4.02.008
摘要:
针对某电力工程换流站高挖方边坡,分别采用极限平衡法和强度折减法对边坡的稳定性和变形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边坡的稳定性受降雨和地震作用影响显著,两种工况下边坡均处于不稳定状态,地震作用对斜坡地带堆积体结构形成损伤,不但使边坡整体稳定性下降,还促使坡体内裂隙大量发育,利于降雨入渗,进一步恶化边坡的水文地质条件,导致坡体孔隙水压力增加、有效应力降低。边坡加固设计采用桩板墙+坡面格构锚杆支护措施,加固后边坡稳定性系数达到1.406,最大总位移由加固前的425 mm降至9 mm,大幅提高边坡稳定性,表明防护方案能保障边坡安全性,达到防治和风险管控的目的。
小净距三车道矩形顶管隧道施工扰动实测分析
袁森林
2024, 38(2): 175-180.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4.02.009
摘要:
依托嘉兴环线下穿南湖大道的1.2 m超小净距三车道特大断面类矩形顶管隧道工程,对实施过程中的管节内力、土压力、顶推力、竖向姿态及其引起的地表沉降等进行了现场实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线矩形顶管在后实施隧道掘进过程中管节内力受姿态调整和润滑泥浆作用有所波动,临近隧道施工时前序管节内力存在削弱、增强再恢复的变化过程,最大钢筋应力约增加30%;与常规单线矩形顶管相比,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呈现出较为扁平的peck沉降曲线特性,且最大沉降集中在始发井侧,随顶进距离增加呈现一定拖拽影响;南北线沉降差异主要因素为掘进竖向姿态控制,顶推力并未因小净距而出现较大差异。
智能灌浆设备在素填土注浆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宋杰, 康增柱, 吴桃, 杨春雨, 李凯, 刘光磊
2024, 38(2): 181-186.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4.02.010
摘要:
研发一种智能灌浆设备进行素填土注浆加固试验,研究了注浆深度对注浆施工参数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注浆方法的适用性和功效,探索了浆液的实际扩散情况。研究发现:注浆压力和注浆深度、注浆方法、注浆次序密切相关,可根据项目前期注浆试验结果确定注浆参数;浆液基本沿着土层内某些薄弱通道扩散,形成了多道浆脉;利用智能灌浆设备进行注浆加固试验,可快速地确定合适的注浆参数,为后续施工提供技术指导。
长距离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技术工程实践与应用
张磊, 徐敏, 毕爽爽, 葛民辉, 章勤, 成国华
2024, 38(2): 187-195.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4.02.011
摘要:
随着地铁保护工程的监测范围越来越长,工况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高。长距离(>400 m)的监测范围,多台(>3)仪器串联的项目也屡见不鲜,对自动化监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某项目涉及杭州地铁1号线保护监测的工程实践,阐述了5+2台测量机器人串联系统的监测技术实施及数据分析,证明了多台测量机器人串联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为后续同类型项目提供借鉴。
高频探地雷达在古城墙修复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孟田华, 黄丽, 张海蛟, 王浩航, 卢玉和, 姜子超
2024, 38(2): 196-202.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4.02.012
摘要:
在长期环境污染、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下,明长城得胜堡墙体结构出现了裂隙、空鼓开裂、墙体基础掏蚀、酥碱、植物根系等病害。研究利用探地雷达技术分别对得胜堡三个代表性城墙区域进行检测,探地雷达剖面图显示修缮后的城墙体状况有明显的改观,特别是经过传统逐层夯筑法修缮后的古城墙体,每层夯筑层连续性好,无明显异常,清晰可获得均匀的夯筑层厚度为0.02 m,可有效防治裂隙、空鼓、毛细现象及动植物等病害。采用土坯砖垒砌法修缮的城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但由于土坯砖间连接的不密实,容易为毛细水、自然降水、动植物等提供产生裂隙、空鼓、生物等病害的条件,对于城墙的长久保存效果仍不够理想。采用探地雷达可快速了解古城墙的保存现状和修复性能,适宜开展大面积古城墙调查。
试验研究
不同温湿冻融循环条件下粉土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彭亚涛, 何文源, 李力, 王志留
2024, 38(2): 203-210.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4.02.013
摘要:
为了探究不同温湿条件下冻融循环作用对压实粉土剪切特性的影响,以郑州黄泛区粉土为研究对象,在−5~5 ℃和−15~15 ℃温度幅值冻融循环条件下,对含水率为6.0%、10.0%、14.0%、18.0%以及饱和含水率下的压实粉土试样进行冻融循环,并进行剪切特性试验及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冻融循环过程中,压实粉土颗粒间的接触方式、排列组合和孔隙特征发生改变,抗剪强度呈先降低后逐渐趋于稳定趋势;由于土中水发生相变和颗粒间作用力发生变化,土样含水率越大,冻融温度幅值对土样剪切强度及其强度参数衰减作用越明显;相同温度幅值条件下,由于颗粒面胶结以及孔隙间水膜润滑的综合作用,冻融循环过程中压实粉土含水率越高,抗剪强度及黏聚力衰减比例越小,内摩擦角衰减比例越大。
长江口海域软黏土一维固结特性试验研究
马锐, 吴宪勇, 赵丁凤
2024, 38(2): 211-215.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4.02.014
摘要:
特殊的沉积条件使长江口海域软黏土的力学特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为研究长江口海域饱和软黏土的固结特性及其参数(固结系数Cv、压缩系数av和渗透系数k)的变化规律,对启东长江口某海上风电项目场地软黏土开展了一系列逐级加载的一维固结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沉积过程中,长江口海域软黏土因受长江水流及黄海和东海潮波的共同作用而具有较弱的结构性;固结过程中,海域软黏土固结变形的发展可分为线性发展阶段、快速变形阶段、稳定阶段,固结变形增量ΔSti随固结应力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固结过程中,长江口海域黏土和粉质黏土的Cv先减小后增大并趋于稳定,avk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相较黏土,粉质黏土具有较大的Cvk,较小的av。研究可为该区域海洋工程的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北山花岗岩能量演化规律及破坏倾向指标研究
何康, 卢辉, 王传乐, 韩阳, 李二兵
2024, 38(2): 216-225.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4.02.015
摘要:
为深入研究北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预选区内花岗岩在不同加卸载路径条件下的能量演化规律,针对北山花岗岩圆形柱试样开展了不同初始围压和不同加卸载条件下的室内三轴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对比分析,并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岩石破坏能量倾向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岩石临界破坏时的总应变能、弹性应变能和耗散应变能均随着初始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岩石损伤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参数与耗散能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卸荷条件下岩石破坏模式分为内部损伤破坏和轴向应变破坏;在不同卸荷试验条件下岩石破坏能量倾向性指标均先增加后减小,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弹性应变能转化为耗散能效率越高,能量倾向性指标则越小,岩石破坏程度则越高。
贵南高铁南宁段古近系泥岩膨胀性判别指标适用性分析
布强, 张磊, 庞维福, 董斌, 孙合金
2024, 38(2): 226-232.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4.02.016
摘要:
贵南高铁南宁段古近系泥岩是湖沼沉积型半成泥岩,易遇水软化,失水崩解,有一定胀缩性。依托贵南高铁南宁段泥岩样品膨胀性试验数据及路堑边坡人字型骨架开裂的实际现象,采用了相关性、线性回归、匹配度等分析方法,对膨胀性判别指标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干燥饱和吸水率单指标膨胀潜势分级结果与实际较接近,天然湿度样品的膨胀力、交换阳离子含量、蒙脱石含量及自由膨胀率等单指标膨胀潜势分级结果易下降1–2个等级。
pH值对湿陷性黄土物理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郝俊峰, 冯飞鸿, 王涛, 谷孟辉
2024, 38(2): 233-237.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4.02.017
摘要:
酸碱污染严重影响岩土工程长期稳定性。利用无侧限抗压强度、湿陷性试验、抗剪强度试验,研究不同pH值对黄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SEM进一步探究不同pH值对黄土的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H=7),pH值降低导致矿物成分衍射峰强度明显下降,且pH=3与pH=5中孔与大孔分别占比93.3%、89.9%,进而使无侧限抗压强度、湿陷性、抗剪强度下降。随pH值增加,在碱性环境中会生成大量胶凝物质,矿物成分衍射峰强度提高,与pH=7相比,pH=9与pH=11微孔与小孔分别增加25.0%、59.96%,使黄土物理力学性能得到提升。酸污染会降低黄土物理力学性能,而碱污染可提高黄土物理力学性能,可为黄土地区酸碱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综述与展望
电渗法加固土体技术的探究与展望
李俊毅
2024, 38(2): 238-245.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4.02.018
摘要:
总结并分析湛江港海淤电化加固试验,梳理电渗法加固土体技术发展,针对当前发展现状,提出电渗法加固土体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应立足于推动地基处理技术进步和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电渗法及其联合法加固土体技术应秉持跨专业共享发展理念,创新生态模式,建立土体处理+电渗的土体处理技术实用体系,使之在地基处理和环保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复合竖向阻隔屏障技术介绍与对比
何顺辉, 张健, 谢世平, 郑勇亚
2024, 38(2): 246-252.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24.02.019
摘要:
为满足环保领域高防渗要求,复合竖向阻隔屏障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复合竖向阻隔技术是通过引入高性能防渗土工合成材料,与墙体回填材料,如土–膨润土、水泥–膨润土、土–水泥–膨润土等,组成复合防渗结构,以解决单层结构竖向阻隔屏障防渗等级不能满足环保要求的问题。HDPE土工膜竖向阻隔屏障和GCL竖向阻隔屏障是当前复合竖向阻隔屏障技术中的代表性技术,介绍两种复合竖向阻隔屏障技术的基本情况、土工材料连接和技术应用,为技术的选用提供参考。